晚上約了德國朋友Thomas一起吃飯,他是去年在曼谷Hostel認識的德國人,當時他睡我的上鋪,進房寒暄幾句後,我要出門跟朋友去吃曼谷超有名的建興海鮮,就順道邀他跟另一個德國女生一起參加,就這樣認識且享受了美好的一餐(詳曼谷遊記),去年他邀我有機會來德國要順便去柏林找他,然後我就來囉。非常剛好地他家就在我住的Hostel附近,走路大約15分鐘,靠著Google Map,一路殺到他家去找他,然後他就帶著我腳踏車遊柏林囉。

單車漫遊柏林
在柏林騎單車的感覺真的很好,即使是夏天也不會太熱,加上路上車不多,又有專用的自行車道,真的超級適合用騎單車的方式旅行。唯一不習慣的是這裡的單車向後踩是煞車,得騎一段時間才能適應。我們從傍晚6點左右出發,天空還是一片明亮,先是到猶太人受難紀念園區,這是一大片位於市中心的墓園,成千上萬的石棺就躺在這裡,當然裡面是沒有人拉,但是這些無語的石棺卻讓人強烈地感受到他們對於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人的控訴。心中除了哀悼之外,也很佩服德國認錯的勇氣,竟然願意把這個歷史的污點就大辣辣地擺在首都中心,提醒他們自己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相較之下日本人到現在都還不願意為那段歷史認錯,德國人更讓我讚賞些。

猶太受難紀念區(Holocaust Memorial)
接下來是德國國會大廈還有一處很美的教堂,我很好奇地問了些德國歷史及柏林的問題,柏林何時開始成為德國首都?柏林有何重要歷史地位讓它成為德國統一後的首都?沒想到這個問題竟然答不出來!Thomas說等一下要跟他女友還有一位喜愛亞洲文化的朋友一起吃飯,到時候再問問他們囉(結果三個德國人都不知道答案,只好請出Google大神來解答)。
大約9點我們來到一家家庭餐廳,Thomas的女友沒多久也挺著個大肚子到了,雖然我很好奇為何兩人沒結婚,但我想應該還不是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也就收起好奇心地只問問寶寶的狀況及德國對於生育的補助措施。接著另一個朋友也來了,就這樣大家一起坐在戶外晚餐喝酒,東聊西聊,完全地融入德國人的生活模式中,吃著道地的德國菜,喝著有名的德國啤酒,用著英文夾雜德文開心地亂聊。最棒的是我給他們看了墾丁民宿的透視圖,他們直說太特別了!一定要來台灣住看看!大家約好了明年墾丁見,希望他們明年能真正帶著寶寶一起來台灣玩。

德國朋友推薦的Schlesisch Blau餐廳
聊天的過程當中,我問到Thomas有關他去年到東南亞玩3個禮拜的心得,實際上他特別喜歡越南,直說有機會想再回去看看,另一個男性德國朋友也對東亞特別感興趣,已經來過幾趟了。其實在歐洲人的眼裡,東亞並不是他們太感興趣的地方,比較多人對大洋洲與南美洲更有興趣,所以會來亞洲的歐洲人不算多數。而且德國人愛乾淨注重衛生,我還蠻好奇Thomas還能適應東南亞的衛生條件。他說本來他也以為他無法適應,真正到了以後發現還可以。於是我就趁勝追擊要他去印度走走,那會是非常獨特的經驗,剛好他女友對印度非常感興趣,也在旁邊煽風點火。只是Thomas聽到印度就滿滿地無法接受,直說不可能去印度。接著他女友就說了:「看吧!這就是標準的德國人,連試都不試就直接否決,很固執的!」我在旁邊笑得要死,心裡想著不只是德國人阿,全世界的人很多也都有這個毛病,有先入為主的觀念,然後連試都不試就直接堅定地否決,然後就失去一次體驗不同事情的經驗囉。

好喝的德國啤酒
9點開始用餐時是台灣時間凌晨3點,我跟他們說我不知道這餐是算宵夜還是早餐,而用完餐已經是晚上11點半,相當於台灣時間凌晨5點半,所以實際上已經累到有點晃神,再加上喝了杯啤酒,雖然還清醒,卻真的累了。不過還是跟著Thomas先把單車騎到我的Hostel(好吧,我承認酒駕),拿了台灣帶來的鳳梨酥送給他後,再跟他騎單車回家。原先他是很客氣地說自己能把兩台單車都騎回家,但我也沒看到他多一雙手兩條腿出來,怎可能一個人騎兩台單車?!我還是很堅持要騎單車去他家,自己再走回Hostel就好。

非常傳統的德國菜
傍晚跟Thomas見面時是握手寒暄,晚上道別換成一個大擁抱,西方的禮節讓我蠻頭痛的,老搞不清楚是要握手、擁抱、還是親臉頰,但是晚上的擁抱確實拉近了我跟這位德國朋友的距離,我想至少我認為他應該已經把我當作朋友看待了吧?!真的期待有天能在台灣相見了。

最後還有飯後甜點檸檬派
半夜快1點,要不是Thomas告訴我安全沒有問題,我還真不敢一個人走在街上。半夜已經有點冷了,大概20度不到,不過酒氣仍在發作,一點也不覺得冷。今晚很開心有機會能跟朋友聊天吃飯,對我來說來到另一個國家,最難以忘懷的記憶不是這裡有多美,而是跟這裡的人們有過什麼樣的交流與故事,這些一直都是我最愛的部分,今晚又多了一個歐洲的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了。

朋友相聚歡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