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國家公園不僅是花蓮知名的景點,更是我在環遊世界後,深深覺得絕對有資格名列世界級的自然景點,她那鬼斧神工的地理景觀,不輸任何一個國家的之名旅遊景點,值得你細細品味。
一天的行程可約略把太魯閣精華景點給逛過一遍,不過還是會有些遺珠之憾,因為整個太魯閣有許多步道都非常值得前往,安排個兩天玩太魯閣都不為過喔~
本一日遊行程的安排主要是針對第一次前往太魯閣的人,先把精華景點瀏覽過一遍。而且像是九曲洞與錐麓斷崖與燕子口兩個景點的步道,一定都要下去走阿!慢慢地走,才能細細地品味峽谷壯闊的景色,更藉由谷底傳來的陣陣流水聲,來感受立霧溪切割峽谷的強大力量。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旅遊中心
太魯閣旅遊交通
太魯閣旅遊最適合的交通工具便是自行開車,或者在花蓮市區租摩托車前來。我曾經早上從台北搭第一班太魯閣號,2小時就到到花蓮,接著在火車站附近直接租機車一天300,在太魯閣玩一天後,搭晚上七、八點的太魯閣號回台北,一天也蠻夠玩的。
如果以上兩種交通工具都沒有,可以參加台灣觀光巴士的行程,詳細資料請參考台灣觀光巴士網站。或者現在有推出台灣好行觀光巴士,太魯閣線每天有7個班次,由花蓮火車站發車沿途經過新城火車站、七星潭、太魯閣牌樓、太管處、砂卡礑步道(僅去程停靠)、布洛灣(僅去程停靠)、長春祠(僅回程停靠)、燕子口、九曲洞、綠水、天祥等站,首班車7:50,末班車下午3點;回程由天祥發車,首班車9:40,末班車下午5點。全票價依路程遠近從32~172元,可以買太魯閣線1日票(1日內無限搭乘)250元,或太魯閣線2日票(連續2日內無限搭乘)400元,購買地點在花蓮客運(火車站出口左前方, 電話:038-358101)或花蓮火車站旅遊服務中心 (火車站出口右前方,電話:038-360634,服務時間08:00-18:00)。還可以攜帶小摺上車,但小摺需裝入攜車袋,免費置放車上行李箱,如果堅持要帶上座位則需收半票。
- 開車
- 北部出發
- 國道5號從南港或木柵到蘇澳→接台9線(蘇花公路)→到達太魯閣國家公園(約需3〜4個小時)
- 中部出發
- 國道3號草屯接台14線到埔里→台14甲至大禹嶺→台8線(中橫公路) 到太魯閣國家公園(約需5.5〜 6.5個小時)
- 南部出發
- 沿台9線從台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
- 北部出發
景點
由於颱風、豪雨、地震過後常有落石發生,國家公園提供遊客免費借用安全帽,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請務必配合前往借用配戴。借用地點在遊客中心、布洛灣管理站、天祥管理站、合歡山管理站及溪畔服務站(前布洛灣收費站),遊客可於上述地點填寫借用申請單即可借用及歸還安全帽,各服務據點借還時間如下:
- 太魯閣台地(遊客中心):借用08:30~15︰00,歸還08:30~17︰00
- 溪畔服務站:借用08:45~15︰00,歸還08:45~16︰20
- 布洛灣管理站:借用08:45~15︰00,歸還08:45~16︰20
- 天祥管理站:借用09:00~14︰00,歸還09:00~15︰30
- 合歡山管理站:歸還08:30~16︰30
- 砂卡礑步道
步道全長約4.5公里,來回健行時間約2~4小時。 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往穿過砂卡礑隧道,步道入口就在砂卡礑橋橋頭。此步道是沿著砂卡礑溪而行,沿途可欣賞各種動、植物生態外,也有小路可直下溪谷,享受碧綠沁涼的溪水。
- 燕子口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的立霧溪峽谷狹窄,天際只剩下一條不大的裂縫,兩側陡峭的岩壁上有著大小不一的洞穴,許多春燕在洞內結巢,成群的燕子飛舞在峽谷間,因此有了「燕子口」的地名。現在這裡已經規劃出燕子口步道,沿著步道由燕子口到靳珩橋,沿途可欣賞太魯閣峽谷、壺穴、湧泉、印地安酋長岩等景觀,也是一處推薦必走的步道喔!

立霧溪峽谷
- 綠水步道
步道全長約2公里,單程健行時間約0.5~1小時。東邊出入口位於中橫公路約172K合流露營區斜對面,西口位於中橫公路約171.5K綠水上臺地。綠水步道原是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份,路寬約2公尺,沿途可觀賞斷崖、立霧溪谷與綠水河階,還有岩壁上各種岩生植物。
- 長春祠
長春祠位於一處寬闊的峽谷,1958年修建中橫公路時,為了紀念闢建公路212位不幸犧牲的前輩們,便在此興建長春祠,殉職人員的姓名便留於祠內。長春祠旁的溪水流經長春祠,直接宣洩而下,搭配中式風格的建築,形成一幅秀麗的畫面。建議可以沿著環形步道進入祠內參觀,一覽長春祠峽谷、飛瀑的風光。
長春橋頭旁沿著階梯而下即是長春祠步道,順著步道就可以抵達長春祠。步道還延伸到長春祠後方,沿著垂直的山壁,步道成「之」字形向上爬升,坡度很陡走來有些辛苦,又有「天梯」之稱。爬天梯先抵達觀音洞,然後是太魯閣樓和鐘樓,兩者均可遠眺立霧溪峽谷優美的景色。

長春祠

長春祠
- 靳珩公園
靳珩公園是為了紀念當時,負責此段公路施工的公路局,橫貫公路合流工程處靳珩段長。當時他站在一處木板橋,剛好地震落石擊中木板橋,因而不幸墜谷殉職。後來為了紀念他,便將此處重新新建的橋取名為靳珩橋,並且在橋旁設立靳珩公園。此處有公廁、販賣部等設施,並且可從公園內景觀台欣賞鄰近的景點 – 印地安人頭像。

看到印地安人頭像了嗎?
- 九曲洞與錐麓斷崖
九曲洞是中橫公路開闢之初,為了穿越錐麓斷崖,硬是從堅硬的岩壁中鑿出蜿蜒曲折的通道,故名「九曲」。原本的九曲洞是中橫公路的車道,因為1996年九曲洞隧道開通,車輛改走九曲洞隧道,現在便改為九曲洞步道。
九曲洞步道全長二公里,沿路的高山90度直衝天際,立霧溪水又從峽谷深處急流而過,大部分的人都會被這種鬼斧神工的險峻地勢所折服,實在是前來太魯閣必走的路線。到了中橫公路178K處溪旁一片垂直的大理石峭壁就是錐麓斷崖,這片寬約1200公尺,海拔高約1100公尺的大斷崖又是另一處讓人讚嘆的景點。
- 天祥
天祥的舊稱為「塔比多」(山棕的意思),是大沙溪與塔次基里溪匯集成立霧溪之處,因為河水的沖積,這裡成了一處腹地廣闊的多層河階地形,太魯閣國家公園峽谷中重要遊憩設施,如遊客服務中心、餐飲店、飯店旅館、公車站及郵局等都在此設立。中橫公路開通後,此地立了文天祥雕像,並更名為「天祥」。
- 白楊步道
步道全長約2.1公里,來回健行時間約1.5~2小時,位於中橫公路168.6公里處, 步道沿線有七個隧道,因此最好攜帶手電筒,而且到最後面進入水濂洞,大如水簾的水瀑在黑暗中宣洩而下,讓它成為我最嚮往的太魯閣步道,可惜我在2012年及2017年連續去了兩次都遇到維修封閉,連雨衣都準備好帶去了,結果還是沒能親自體驗水濂洞,強烈推薦前往太魯閣旅遊的人千萬別錯過這個景點,手電筒與雨衣都要記得帶,如果可以的話,帶個小垃圾袋去把沿途的垃圾順便撿回家吧。
- 布洛灣
「布洛灣」太魯閣語的意思是「回音」,這裡是一個台地,四面全部被高山包圍,生態資源非常豐富,曾是太魯閣族部落,現在設有太魯閣國家公園布洛灣管理站,提供前來遊玩的遊客解說諮詢服務及遊憩訊息、放映多媒體節目。另外還有原住民特色園區,展示太魯閣族人傳統工藝,以及住宿、會議與餐飲服務中心。

布洛灣地圖

太魯閣國家公園布洛灣管理站
- 文山溫泉
文山溫泉距離天祥約2公里,由天祥出發向西走(往台中、南投方向),看到泰山隧道就是了,車子就停在旁邊的小停車場,直接由隧道旁的步道走進去,沿路都是下坡要進到河谷之中,大約步行10~15分鐘抵達。
文山溫泉泉質是帶有硫磺味的中性硫酸鹽泉,泉水清澈透明,由河邊自然湧出,溫度約42~45度。原本規畫有相關泡湯設施,但是2004年時因為落石造成遊客死傷事件而封閉,直到2011年9月在當地業者的要求下重新開放,不過因為還是有落石的危險性,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不鼓勵前往泡湯,並無再重新修繕,只維持原來的模樣。
我在2012年9月終於圓了多年來的夢想前往泡湯,現場只剩兩處可以泡溫泉,一處在河畔的洞穴內,大理石洞穴看起來很堅固,除非有大地震,否則應該沒有什麼危險性。不過2017年8月再次前往,這個洞穴內的溫泉池已經沒有了。
另一處泡湯點在溪畔,必須要拉著繩子攀爬下去。溪畔溫泉有溪水中和,冷熱可以自己控制,甚至還可以冷熱交替著泡,尤其就可以直接伴隨著天然野溪環境,是我最喜愛的泡湯方式。不過不可諱言的是此處容易遭受落石,再者溪水突然暴漲也是非常危險,強烈建議雨天、地震後不要前往泡湯,尤其大雨過後的一個星期內土石仍然鬆軟,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自己的生命安全要自己顧,絕對不要冒險前往。2017年前往時,通往文山溫泉的出入口已經關起來,所以也不方便進入了。

2012年大理石洞穴泡湯

泡野溪溫泉最享受,但危險性也高 – 文山溫泉
行程安排
- 親水一日遊:
- 早上從花蓮出發,第一站砂卡礑步道 → 中午前往天祥用餐 → 白楊步道 → 九曲洞與錐麓斷崖 → 靳珩公園 → 燕子口 → 回到花蓮市區
- 自然景觀一日遊:
- 早上從花蓮出發,第一站長春祠 → 燕子口 → 靳珩公園 → 九曲洞與錐麓斷崖 → 中午前往天祥用餐 → 白楊步道 → 綠水步道 → 布洛灣 → 回到花蓮市區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東部旅遊地圖
實用網站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非常詳盡的太魯閣旅遊資訊
在〈花蓮旅遊景點推薦-太魯閣國家公園一日遊〉中有 26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