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原本說好下禮拜要來台北的韓國沙發客忽然提早到,還是出發當天傳簡訊通知我,不過他們很有禮貌,也很抱歉這樣子突然地通知,希望還是至少能一起吃頓飯聊聊天,也說沒辦法的話他們也理解。因為過隔天還要接待來自匈牙利的沙發客,索性就一起玩好了。
玩了越多國家,越是跟當地人接觸,越感覺到每個國家都有文化與生活習慣的差異,如果不了解這些文化差異,就很容易造成誤會。像這次韓國人來,跟他們吃飯,他們東西都不會吃完,有時候甚至剩下一半以上,看在我們的眼裡是非常浪費的一件事,他們的文化就是必須要剩,如果都吃完就很不禮貌,餐廳老闆會覺得是因為他準備得不夠,讓客人必須要全部吃光還沒吃飽的感覺。我也向他們解釋我們的文化是應該要吃乾淨,剩太多的話也很不禮貌,餐廳老闆會覺得是因為不好吃讓客人沒味口,而且我們長輩也從小教導不能浪費食物。
還有韓國人吃飯是把碗放在桌上,不像我們是以碗就口。韓國人如果以碗就口會被長輩罵,認為把碗貼在嘴上感覺像餓死鬼。不過換到台灣,反而覺得把碗上放在桌上,用筷子夾飯就口太隨便,感覺很不尊重食物。相同的事情卻有完全不同的出發點與看法,這些文化上的差異如果不知道的話,就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誤會。畢竟各自的文化都有背景,沒有誰的文化比較好比較不好,訓練自己尊重對方的文化,會讓自己更開心,更能接納任何事物。
另外接待匈牙利沙發客又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台灣與韓國文化上的差異沒有太大,但是歐洲與亞洲的文化差異就很大了,尤其是三個國家玩在一起,台灣與韓國是站在一起驚愕西方文化的。當我們聽到來自匈牙利的Eva沒吃過海鮮時,三個人震驚到下巴都快掉下來!Eva解釋因為他們國家不靠海,也沒有吃魚的習慣,基本上一年只吃2、3次魚,而且都還是灑在披薩裡的那種,所以他根本沒辦法接受海鮮的味道。
初到台灣,除了要調時差外,Eva說所有的事物都是全新的體驗,讓她震驚至極,以致於睡不好吃不下。首先他說空氣中有一種氣味,他說不上是好聞或不好聞,後來他喝了清酒才告訴我,街上的味道跟清酒一樣,我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再者所有食物的味道即使是非海鮮,對他來說也是完全不同,難以下嚥。還有壅擠的環境,他說在他們國家人與人之間是不會如此靠近的,但是在台北搭捷運,有時就會擠到前胸貼後背,對他來說沒有安全感。他沒有批評的意思,只是讓我知道這樣的文化衝擊對他來說真的很震驚。
Eva只有二十多歲出頭,雖然這幾天的文化衝擊讓他吃不好睡不好,更讓他肚子不舒服,但我很欣賞他的態度,他只是一再說明是他不習慣東方文化,也很努力地學拿筷子跟我們一起吃,從沒說過要吃義大利麵之類的食物。在接待他的最後一天,似乎發生了點奇蹟,自從他生吞了人生的第一顆生蠔後(因為在匈牙利一顆生蠔要500~600台幣,只有有錢人吃得起,所以怎樣他都要當個有錢人試看看),竟然後面帶他去吃鼎泰豐就吃開了!他說鼎泰豐的食物味道跟他國家的還蠻像的…雖然聽到這樣的說法滿腦子疑問,但是至少他終於吃得開心了。
另外我還特地買了榴槤請三位外國朋友吃,也跟她們說這可是世上最恐怖的水果,尤其西方遊客說它聞起來像大便,結果三個人都很勇敢地吃了,反應都很不錯啊!韓國人說吃起來像泡菜,我差點沒笑死,一直跟她們說不可能像泡菜,要是真的像泡菜,韓國人一定愛死了,事實上就我所知,榴槤在韓國沒那麼受歡迎阿~匈牙利人說那味道還不錯,他蠻喜歡的。這樣的結果還真讓我驚奇,原本還想說這三個人都會吐出來…
這幾天跟她們一起吃喝玩樂發現,我愛吃的東西他們不見得愛,我覺得普通的東西他們反而愛死了,就像去九份,很普通的海景她們覺得很美,我很喜歡的金峰魯肉飯與誠品書店,他們卻覺得普通。讓我開始反思我帶他們去”我認為好玩的地方”這點實在有點問題…我得多多觀察每個國家遊客不同的喜好…才能當個好導遊~